首页 >> 我的大明新帝国 >> 我的大明新帝国全文阅读(目录)
大家在看 庆余年 秦吏 绍宋 世子很凶 我的东北军2之龙战于野 如意小郎君 回到明朝当王爷 抗战之红警无敌 终宋 小阁老 
我的大明新帝国 摇摇-欲坠 -  我的大明新帝国全文阅读 -  我的大明新帝国txt下载 -  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章节

第137章 经济控制(摇摇摇头盟主加更第二更)(2/2)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用户书架

朱棣不说话了,深思了起来。

自去年夏天发现北明山铜矿,二十万大军和十万民夫就留在了北明山。但是,在北明山挖矿的除了神机营训练出来的大明爆破工,真正砸石头,干苦力的全部都是朵颜三卫和鞑靼贵族派过去的农奴。

这些农奴干一天的活,就能赚取半只羊的价钱,虽然不算太高的暴利,但是风雨无阻,没有任何风险。

而他们养一年的羊,遇到不好的天气,可能就一无所获,所以任谁都会算这个账。

大多数身强力壮的农奴都被派来砸石头,他们将汉人技师用火药炸开的矿石进行粉碎,挑选出铜矿含量较高的碎石,然后运到堆场。

而汉人农夫则大多是得到朝廷的资助,发一辆新的板车,然后自己在草原上购进一两匹驽马,就可以将北明山的矿石拉到开平前屯卫。

虽然这段路程有四百公里,八百里地,但是大明坚持将所有的矿石拉到开平前屯卫进行提炼。为了让运输更快捷,如今大明已经在计划修建的第一条水泥路,就是北明山到开平前屯卫,然后又到北平的路。

当这条路修建起来,大明向漠北草原再派军,甚至不需要征发民夫,光是如今的铜矿服务人员,就能很顺利地完成辎重的运输。

虽然现在北明山出产的金银和铜数量还不算多,还不能填补成本,但是只要是明眼的人都知道,限制生产的只有运输。

当水泥路修建好的那一天,铜的产量就会有一个暴涨的阶段。

通过一座铜山的生产,如今的大明就完全控制了朵颜三卫和半个鞑靼,这样继续下去,不需要几年,恐怕整个鞑靼都要内附大明了。

所以听到朱瞻基提起北明山铜山,朱棣有些心动地说道:“北明山只有一座,西北那么多国家,又怎么能像北明山一样呢?”

朱瞻基笑道:“孙儿已经有了一策,不是铜山,但是却比铜山还要稳定和持久,那就是教会西北各国的人种棉花。而且孙儿还想请皇爷爷下令,在北平以南的良田严禁种植棉花。”

“棉花?只是此物就能让西北诸国俯首称臣?”

朱瞻基笑道:“孙儿听说皇爷爷准备拟旨,发放一批宫女回家,这是为什么?”

“当然是因为有了新的织布机,就不需要太多的人手了……”朱棣忽然楞了一下,想明白了这件事的逻辑关系。

如今的大明也好,其他国家也罢,许多穷人都还是衣不裹体。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户,到了冬天,全家人就只能都窝在一个被窝里,因为没有衣服穿。

许多小孩子不管男女,到七八岁都还天天光着屁股蛋,不是因为他们抗冻,而是衣服太珍贵,穿不起。

所以,大明绝不是服装行业已经饱和,只是因为缺少棉麻和丝绸的原材料。

内库的宫女发送回家,也是因为新的织布机可以取代更多的人手了,但是如果有了更多的原材料,大明就能够生产更多的布料。

这个产业比一般人想的还要大,因为衣服是消耗品,人口的增加也会促进衣服的消耗增加。

而除了大明,在其他国家,这种情况更加严重,因为他们比大明更穷。

所以,对民生并不缺少了解的朱棣很快就想通了这中间的环节,一拍大腿道:“朕不管是威逼利诱,也要让西北各国帮我大明种棉花。”

朱瞻基笑道:“皇爷爷还忘记了一件好事。”

“什么好事?”

朱瞻基笑道:“利用棉花的运输,我大明可以修建一条直通西北的水泥路,而只要这条路修建起来,以后的西北,就不再难以行军了。”

喜欢我的大明新帝国请大家收藏:(m.bxwx.co)我的大明新帝国笔下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
你可能会喜欢 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 赘婿岳风柳萱全部章节 叶辰萧初然全部目录 我可以插嘴吗 洪荒之功德99999999 万古神帝 网游之仙朝霸业 铁血战士之最强兵神 都市修真医圣 在第四天灾中幸存 在人间 薄荷酒 夺舍了通天教主 大奉打更人 完美世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