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帝国的终结(平装版) >> 帝国的终结(平装版)全文阅读(目录)
大家在看 我可以插嘴吗 洪荒之功德99999999 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 叶辰萧初然全部目录 赘婿岳风柳萱全部章节 在人间 仙逆 庆余年 仙逆 爱情公寓之最强败家 
帝国的终结(平装版) 易中天 -  帝国的终结(平装版)全文阅读 -  帝国的终结(平装版)txt下载 -  帝国的终结(平装版)最新章节

天下为公(1/3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

帝国的制度是由帝国的性质决定的。

帝国的性质是什么?有人说是“天下为公”。柳宗元《封建论》说,汤武封建“非公之大者也”,因为那是“不得已”。商汤时,诸侯三千(其实多半不过是些部落),帮助汤王战胜夏桀。胜利之后,难道能把他们也废了?当然不能(汤不得而废)。周武时,诸侯八百(其实多半不过是些部落国家),帮助武王战胜殷纣。胜利之后,难道能把他们也改了?当然也不能(武王不得而易)。但是说到底,这种“不得已”,也是因为有私心——既“私其力于己也”(有功劳),又“私其卫于子孙也”(有指望),因此“非公之大者”。

秦始皇创立的郡县制(帝国制)则不同。就其制度而言,是“公”(其为制,公之大者也);就其目的而言,是“私”(其情私也),是为了自己一个人作威作福(私其一己之威也),并把天下人都当作自己的奴仆(私其尽臣畜于我也)。这样说来,秦制度也只能算是“半公半私”。但柳宗元认为,不管怎么说,从秦代开始就天下为公了(公天下之端自秦始)。

于是我们要问:是这样吗?

不可否认,郡县制的帝国确实具有“公天下”的性质或意味。这种性质或意味,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,即资源的“国有制”、管理的“集权制”和官员的“任命制”。所谓“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”,是直到帝国时代才真正实现的(邦国则封建于诸侯),这就是资源国有;“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”,也是直到帝国时代才真正实现的(邦国则分权于诸侯),这就是管理集权。资源国有,管理集权,也就“一大二公”——集天下资源于一体,是为大;收天下权力于一统,是为公。“一大二公”的好处,是便于调动和集中人力物力,在诸如兴修水利、抗击天灾、抵御外敌时,凝聚成强大的力量。长城这样的国防工程,都江堰这样的水利工程,阿房宫这样的建筑工程,都兴建在帝国和准帝国时代,绝非偶然。

不过更重要的还是官员的“任命制”,因为这正是帝国区别于邦国、体现其“公天下”性质或意味的紧要之处。我们知道,在中国的国家制度史上,有三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——启废禅让、秦灭六国和辛亥革命。启废禅让的意义,是开始实行世袭制,国家由此诞生。辛亥革命的意义,则是彻底废除世袭制,国家走向共和。可见世袭与否,至关紧要。然而恰恰在这个关节点上,帝国是模棱两可的。秦灭六国,废封建,立郡县的结果,是国家元首依然世袭,政府官员不再世袭,即“皇帝世袭,官员任命”。皇帝世袭,仍是“天下为家”;但官员任命,却又分明有点“天下为公”的性质或意味。

这一变化,又与前面所说资源的“国有制”和管理的“集权制”有关。因为资源一旦国有,就好像是“公家”的了;权力一旦集中,也好像是“公共”的了。这种感觉,可以通过与邦国的比较得出。邦国时代的制度是什么呢?家有。天下是天子家族的,国是诸侯家族的,家是大夫家族的,这就叫“家族所有制”(家有制),即“天下为家”。资源(产权)既然家有,统治(治权)自然也归家族,公权力便可以“传子不传贤”。这就是“世袭”,即“家天下”。世袭的天子、诸侯、大夫由家而国,世代相传,君是家长,臣是家人,因此不必任命。“家”搞得怎么样(齐家),是家长(大夫)的事,不用国君操心;“国”搞得怎么样(治国),则是国君(诸侯)的事,也不用天子操心,甚至管不着,因此不必集权。

由此可见,集权与否,任命与否,还得看资源归谁所有,即产权决定治权,甚至决定治法(统治方法)。邦国时代,天下为家(资源家有),公权力也就世袭(家天下)。相反,如果“天下归公”(公天下),就不能再靠“家臣”来管理,而必须代之以由国家任命、直接听命于最高当局、不隶属于任何私人的“公务员”,即“朝廷命官”。朝廷命官不是“私家子”,而是“公家人”。他们的工作叫公务,文书叫公文,官服叫公服,厅署叫公堂,向上级或中央反映问题的正常渠道则叫“公路”(与之相对应,行私请托的门路就叫“私门”,即区别于“前门”的“后门”)。总之,官员必须维护国家利益,否则就叫以权谋私;必须服从国家意志,否则就叫结党营私。帝国的官员,理论上就是这样的人。既然如此,则帝国的性质,岂非多少有点“公天下”的意味?或者说,名义上或观念上是“天下为公”?

事实上,官员们之所以成为帝国的中坚和支柱,甚至在王朝濒临灭亡之时仍能守土安民,坚持办公,就因为他们是“公家人”,而且有“天下为公”的观念。他们甚至不属于自己(官身不由己),而属于国家。因此,一旦国家有难,忠孝不能两全,他们往往都会选择为国尽忠。这是“义之大者”,是官员的“大节”,也可以说是官员的“职业道德”。一个官员,可能昏庸无知,可能不拘小节,可能聚敛贪墨,可能草菅人命,但在“忠君爱国”这个“大是大非”面前,多半都不会含糊,也不敢含糊。因为一旦大节有亏,即便不会受到处罚,也将无法自立于官场,甚至留下千古骂名,让子孙后代都抬不起头来。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^.^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
你可能会喜欢 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 赘婿岳风柳萱全部章节 叶辰萧初然全部目录 洪荒之功德99999999 我可以插嘴吗 万古神帝 网游之仙朝霸业 铁血战士之最强兵神 都市修真医圣 在第四天灾中幸存 薄荷酒 在人间 夺舍了通天教主 大奉打更人 完美世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