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品三国(下) >> 品三国(下)全文阅读(目录)
大家在看 我可以插嘴吗 洪荒之功德99999999 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 叶辰萧初然全部目录 赘婿岳风柳萱全部章节 在人间 庆余年 仙逆 临时起意 越来越奇怪的男主们[快穿] 
品三国(下) 易中天 -  品三国(下)全文阅读 -  品三国(下)txt下载 -  品三国(下)最新章节

第二十五集半途而废(1/7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

赤壁之战对于曹操是当头一棒,从此他的势力不再到达南方。但曹操不是一个轻易言败的人。所谓“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”,也绝非自吹自擂。赤壁战败,只不过把他从飘飘然的骄傲情绪中拉回现实,该做的事情他还会做,而且会更加抓紧时间。那么,赤壁之战后,曹操做了些什么呢?

赤壁之战后,曹操在军事上主要做了三件事情,那就是破马、韩,征孙权,伐张鲁。这三件事,成败不一,但有一个共同特点,就是都没有把事情做到底,或者穷寇不追,或者无功而返,或者得而复失,可谓“半途而废”。因此,我们就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。

先说第一件事。

建安十六年(公元211年),曹操决定西征马超和韩遂。这是赤壁之战后曹操第一次大规模用兵。按理说,在经过了两年多的整顿和积蓄后,曹操应该再次挥师南下,征讨孙权和刘备,以除心腹之患,以雪赤壁之恨,为什么要西征呢?张作耀先生的《曹操传》讲了三个原因。第一,孙刘联盟已成气候,一时半会瓦解不了;第二,马超、韩遂拥兵中原,迟早必除;第三,孙权有同马、韩联合的倾向,只是因为周瑜病逝才没能实施。据《三国志·周瑜传》,周瑜提出夺蜀(刘璋)、并张(张鲁)、联马(马超)的建议,是在建安十五年的十二月。弄清楚了这一点,我们就不难明白曹操为什么会在建安十六年一开春,就准备对马超和韩遂动手了。

但讨伐马超、韩遂并不容易。因为他们都是曹操表荐的朝廷命官,又并无谋反迹象。莫名其妙地骤然征讨他们,师出无名,说不过去。于是曹操就使用了一个阴谋诡计。据《三国志·武帝纪》,这年三月,曹操命司隶校尉钟繇(音由yóu)西征张鲁,命征西护军夏侯渊出河东与钟繇会师共进。我们知道,当时马超、韩遂的主要兵力在关中,张鲁的主要兵力在汉中。攻击张鲁,必经马超、韩遂的防地。所以此令一出,反对的人很多(比如治书侍御史卫觊、仓曹属高柔)。他们认为,马超、韩遂之流,都是些胸无大志的武夫,不过苟安一时而已。张鲁远在深山,道路不通。朝廷劳师远征,只怕张鲁没灭掉,反倒惊动了马超、韩遂,那就麻烦了。曹操听了这些意见,肚子里好笑,因为他要的就是逼反马、韩。

第二十五集半途而废品三国(下)

不过这事《三国志·卫觊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书》另有说法。《魏书》说出这主意的人是钟繇,原因是他认为马超、韩遂这些人“外虽怀附,内未可信”,应该借口讨伐张鲁来强迫马超等送人质(胁取质任)。曹操让荀彧去问卫觊(音季jì),卫觊反对。但曹操认为既然是钟繇“自典其任”,那就随他好了。结果关西果然大叛,曹操只好亲自带兵前去平叛,死了几万人才平息下来,于是曹操“悔不从觊议”。

这当然也是一种说法。但我以为,以曹操之善用权谋,怕不会是轻信了钟繇吧!胡三省注《资治通鉴》,就认为所谓“明讨张鲁,暗伐马、韩”,乃是曹操的主意,而且是“伐虢取虞”之计,目的是逼反马超、韩遂,再发兵讨伐(以速其反,然后加兵)。这个我们也就不讨论了。反正钟繇的军队一动,马超、韩遂等关西十部,果然全都反了。他们合众十万,屯据潼关,准备和曹操拼个鱼死网破。

这下子曹操可以名正言顺地打他们了。当年七月,曹操在做了一系列战略部署之后,以五十七岁的高龄,不辞鞍马之劳,亲临前线。据《三国志·武帝纪》裴松之注引《魏书》,当时有人提醒曹操,说关西兵惯用长矛,厉害得很,要注意呢!曹操却轻松地说,无碍!战争的主动权在我不在贼。他们的长矛虽然厉害,我却可以让他刺杀不了,诸位就好好看吧!

事实上战争并不像曹操所说的那么轻松。当年闰八月,曹操北渡黄河的时候就差一点阵亡。据《三国志·武帝纪》裴松之注引《曹瞒传》和《资治通鉴》,当时曹操让兵众先过黄河,自己带精兵百余人在南岸断后。刚要渡河,这时马超率领步兵骑兵万余人杀了过来,曹操却“犹据胡床不动”。许褚、张郃等人见事不妙,急扶曹操上船。河流湍急,船在北渡时却向东漂流了四五里,马超等一路追射,“矢下如雨”。将士们不知曹操在哪里,人人恐惧。等到曹操过河相见,大家悲喜交加,涕泪纵横。曹操却哈哈大笑说,今天差点让一个小贼给干掉了。

不过到了九月,情况就大不一样了。曹操的军队全部渡过了渭水,马超等人已毫无章法可言。据《三国志·贾诩传》,当时马超等人提出割地求和,并表示愿意送子弟为人质。曹操征求贾诩的意见,贾诩说可以假装答应(伪许之)。曹操又问假装答应以后怎么办,贾诩说“离之而已”。曹操马上就明白了--用离间计。

这里必须交代一下背景,就是马超、韩遂这支叛军,虽然号称十路人马,十万大军,其实不过乌合之众。主帅之间,也离心离德。马超是马腾的儿子,马腾和韩遂则关系复杂。他们原本是老朋友,继而又反目为仇。后来经曹操居中调解,把马腾调入朝廷,马超才又和韩遂合伙。这就有空子可钻,有文章可做。正好,韩遂提出要和曹操见面,曹操便很好地利用了这次机会。据《三国志·武帝纪》,当时曹操和韩遂从各自军营打马出列,走到中间地带,亲亲热热地谈了多时(交马语移时)。谈什么呢?据说是“不及军事,但说京都旧故”。这并不奇怪。曹操和韩遂的父亲是“同岁孝廉”,和韩遂则是“同时侪辈”,叙旧也很正常。而且,说到会心处,还“拊手欢笑”。等到韩遂回去后,马超问他曹操都说了什么时,韩遂的回答便是“无所言也”。当然“无所言也”,因为本来就没说什么。但马超等人是不会相信的。这么多时间谈笑风生,众目睽睽,有目共睹,怎么会“无所言也”?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^.^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
你可能会喜欢 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 赘婿岳风柳萱全部章节 叶辰萧初然全部目录 洪荒之功德99999999 我可以插嘴吗 万古神帝 网游之仙朝霸业 铁血战士之最强兵神 都市修真医圣 在第四天灾中幸存 薄荷酒 在人间 夺舍了通天教主 大奉打更人 完美世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