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易中天中华史:女皇武则天 >> 易中天中华史:女皇武则天全文阅读(目录)
大家在看 我可以插嘴吗 洪荒之功德99999999 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 赘婿岳风柳萱全部章节 临时起意 嫡嫁千金 越来越奇怪的男主们[快穿] 穿书NPC她又娇又软[八零] 仙逆 暗卫 
易中天中华史:女皇武则天 易中天 -  易中天中华史:女皇武则天全文阅读 -  易中天中华史:女皇武则天txt下载 -  易中天中华史:女皇武则天最新章节

重来未必要卷土(1/2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

重来未必要卷土

回到神都的狄仁杰,发现朝廷已今非昔比。

狄仁杰清楚地记得,上一次他担任国务委员(同凤阁鸾台平章事)是在天授二年(691)的九月三十日。那时的洛阳城真可谓山雨已来。就在前一天,傅游艺在狱中自尽;十二天之后,又有一大批反对武承嗣的高级官员被杀,紧接着是拥立武承嗣的王庆之被李昭德打死。难怪四个月后,自己就被诬陷下狱。来得不是时候,风口浪尖啊!

这次重新拜相,却正是时候。四年十个月前,皇嗣李旦被诬谋反案平息;两年半以前,假和尚薛怀义被杀;十个月以前,来俊臣和武懿宗制造了最后的冤案;五个月前,来俊臣和李昭德这两个死对头同时被杀。一片空白呀!

狄仁杰可以有所作为。

◎ 狄仁杰与有关事件年表

其实只要看看上一页的年表,就不难发现狄仁杰真正位居中央要职,影响武周政局,是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。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,就是帮武则天确定了皇太子。这绝不仅仅只是谁来接班的问题。不是的。应该说,正是通过这一问题的解决,狄仁杰使自己和武则天都成为了政治家。

那么,他又是怎样做到的?

似乎也并无高明之处,只不过一有机会就说:姑侄与母子哪个更亲?天底下有侄儿给姑姑立庙的吗?等等。这些话不过重弹李昭德的老调,并无新意。问题是李昭德没有真正成功,反倒落得身首异处。狄仁杰却不但完成了李昭德未竟之事业,还被尊为国老。这又是为什么呢?

时也,势也,运也,法也。

李昭德建言时,武则天称帝刚刚一年。新官上任尚且三把火,何况新皇帝?这个时候,跟她讨论谁来接班,只能让她反感。王庆之被杀,这是原因之一。好在李昭德只是反对立武承嗣,并没提出要立谁,否则当时就性命不保。

狄仁杰重返神都时,情况就不同了。首先,女皇已经七十三岁,称帝也已经七年,应该安排后事。其次,对李旦的诬陷失败,证明李唐皇室威望犹存。相反,武承嗣的飞扬跋扈和武懿宗的滥杀无辜,都让武氏家族人心尽失。甚至就连突厥也来凑热闹,扬言只认李唐不认武周。

还有一个因素也不可小看,那就是张氏兄弟。

张氏兄弟成为男宠与狄仁杰再次拜相是在同一年,月份要早一些,底气却明显不足,因此曾经向吉顼和狄仁杰讨教长久之计。两位宰相的意见一致,那就是建议他们利用亲近女皇的有利条件,积极参与建储大业。吉顼明确指出,以色事人不能久,做一件功在千秋的事才是正当。

兄弟俩倒也乖巧,一点就通,温柔地吹起枕边风。

女皇当然猜得出是谁在背后出谋划策,干脆将吉顼召来询问。吉顼给出的建议,是在中宗李显和睿宗李旦当中任选一人。他说:两位皇子都是陛下亲生,先帝所托,也都是天下臣民人心所向。至于选谁,全由陛下圣裁。

武则天点了点头。

因此后来有人认为,李唐复辟,吉顼是首谋。

就算是吧,就算。

不过吉顼的结局,也只比李昭德稍好一点:从宰相贬为县尉。直接原因是他在朝堂上盛气凌人地欺负武懿宗,根本原因却恐怕是武则天看穿了他的政客面目。当年,为了讨好武承嗣,你不是连妹妹都送上门了吗?不是跟武懿宗和来俊臣联手制造了三十六家灭族的大冤案吗?现在拥护李唐的呼声高涨,你就这副嘴脸?告诉你,朕还没死!

吉顼只好客死他乡。

狄仁杰却在重入朝堂之后不久,很快就与武则天进入了蜜月期。这恐怕首先得益于武则天政治上的开明,狄仁杰政治上的聪明。武则天深知,夺权无妨靠小人,靠酷吏。治理好国家,安排好后事,却只能靠刚正贤良之臣。同样,狄仁杰也明白,真正能推翻武周、复辟李唐的人只有一个,那就是武周皇帝自己。这样的人能反对吗?不能。

何况武则天这皇帝当得也不差。尽管作为当局者,狄仁杰不可能意识到,武则天活跃于政坛的半个世纪,正是从治世(贞观)通往盛世(开元)的桥梁。但作为宰相,他至少清楚:帝国的版图在扩张,人口在增长,人才的辈出也由于女皇对科举的高度重视,有如长江后浪推前浪。

这样的皇帝,又为什么要反对呢?

更为难得的是,女皇陛下虽然年事已高,而且实际执政时间很长,却没有同类实权人物的晚年病,比如暴戾狂躁或者荒淫倦政。相反,她的头脑之清醒,思维之敏捷,精力之充沛,判断之准确,都丝毫不减当年。这真是个奇迹。

因此,不要说奴才和蠢才,就连一般人才恐怕也都不能入她法眼。女皇要的宰相,必须既是帮手又是对手。狄仁杰就是这样的人。他冷静耐心,机警权变,足智多谋,却又诚实友善,刚正不阿。也就是说,他们两人的智商和情商处于同一水平和层次,政治态度和处世理念又刚好相反。

武则天当然清楚这一点。实际上狄仁杰在供词中已经表明立场:唐朝旧臣,甘从诛戮。反是实。只不过,狄仁杰是反周不反武。不反武则天,这就是共识。把武周皇帝的最后岁月经营好,也是共识。有此共识,相互欣赏的两个人就可以求同存异,积极配合,共同实现各自的理想。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^.^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
你可能会喜欢 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 赘婿岳风柳萱全部章节 叶辰萧初然全部目录 洪荒之功德99999999 我可以插嘴吗 万古神帝 网游之仙朝霸业 铁血战士之最强兵神 都市修真医圣 在第四天灾中幸存 薄荷酒 在人间 夺舍了通天教主 大奉打更人 完美世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