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让孩子与成功有约 >> 让孩子与成功有约全文阅读(目录)
大家在看 我可以插嘴吗 洪荒之功德99999999 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 叶辰萧初然全部目录 赘婿岳风柳萱全部章节 在人间 庆余年 仙逆 临时起意 越来越奇怪的男主们[快穿] 
让孩子与成功有约 李俊 -  让孩子与成功有约全文阅读 -  让孩子与成功有约txt下载 -  让孩子与成功有约最新章节

第一节:有主见的孩子才有未来(1/6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

第一节:有主见的孩子才有未来

不听话孩子更容易成才

听话孩子讨人喜欢,这是不可否认的,但是从成才角度来看,不听话孩子可能更容易成功。如果一个孩子什么都听从长辈的,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。通常情况下,很多人都是觉得只要孩子听父母的话,按照父母的话去做,就可以走上康庄大道,成就一生的辉煌。

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,往往都是喜欢听话孩子,这是什么原因?对于这个问题,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思考,要是你一位县委书记,那么你希望全县的老百姓听话还是不听话?老师也经常抱怨自己的学生不听话,管理起来很困难。因此,听话孩子管理起来成本低,是一件省心的事情,这就是讨人喜欢之处。

其实,听话之所以能够讨人喜欢,并不是因为他们比不听话孩子更容易成才,而是管理成本的因素。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,大量给孩子灌输听话这个价值取向,甚至在听话问题上采取一票否决原则。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,就是在家里听父母的话,在学校里听老师的话,一切都不用管了。有时候,他们为了解决听话孩子后顾之忧,就和孩子说,只要听他的话去做,即使出了问题,爸妈也给他可以扛住这一切。这就给孩子一种信息,只要执行好父母的意志就可以,是否做对都和自己无关。

如果孩子过多听父母的话,就相当一个复印机,从而缺少自己的独立思考。有的家长还显耀自己的孩子是多么听话,叫他向东走,他就不敢向西走。很多时候,父母总是喜欢把自己的知识、思想、观点等东西给孩子灌输,但是很少思考自己这些东西是否正确。这样的话,孩子拥有知识往往是记忆性的,而不是思辨的东西。面对很多东西,这些孩子不会思考原因,只是懂得复制别人的答案。

从某种意义上说,听话孩子的思想不会走得很远,更谈不上有什么创新能力。这些孩子长大之后,可能只会模仿,而不懂发明创造。这些听话孩子,在父母影响下,他们过多对权威思想的服从,但是却不敢提出质疑和挑战。就读小学二年级时,我数学老师给我们讲一道数学题目,100米的路,每隔10米种了一棵树,需要多少棵树?数学老师的答案是10棵,这个答案明显是错的,正确答案是11棵。当时,只有我一个人坚持答案是11棵之外,全班其他同学都是认为数学老师答案是对的。虽然我向数学老师提出质疑,但是她连搭理都不搭理我。

有的父母是很自负,觉得自己水平很高,什么都懂。因此,孩子只要听他的话,按照他的模式去做,就一定成功。尽管这种模式短期来看,可能看起来是很成功,但是却留下很大隐患。或许,刚开始的时候,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思去做,在强化作用取得一定成绩,但是随着时间推移,孩子内心从而产生一种逆反心理,就做出抵触。这个和经济学家杨小凯说的后发劣势的原理是差不多,也就是说一个国家通过模仿技术而发展起来,然而制度问题没有解决,必然会出问题。道理很简单,如果父母要求孩子练习钢琴,并且带有强制性。这种外力作用下,或许孩子开始会很积极练习,但是兴趣慢慢失去了。要是再继续强压下去,就会造成孩子心理的抵触。

其实,如果父母希望孩子更容易成才,就应该给孩子一些不听话的权利。如果不给孩子自由思想,而是要求孩子按照父母意志去事情,那么如何培养自己的创造力?从秦到清,这两千多年的专制社会里,不杀功臣的只有北宋。因为北宋能够最大程度给知识分子不听话的自由权利,所以文化成果就盛产。

对于一个孩子来说,只有给他不听话的权利,那么他有机会去做出一些实践。这样的话,才有利于孩子创造力的培养,否则他更像温室的花朵。如果什么都听别人的,那么只是复印机而已。

谁规定孩子就一定听妈妈的话?

有这么一个案例,是关于妈妈和孩子的一段对话。妈妈说,“好孩子听话,赶紧写作业。”可是孩子却说,“我想先看少儿节目再写作业。”妈妈接着说,“不行!从小要养成好习惯,先写作业,好孩子听话!”孩子做出质疑,“听话,听话,为什么我一定要听你的话呢?”妈妈就解释说,“因为我是你妈妈。”孩子听了,反问一句话,“谁规定孩子就一定听妈妈的?”

孩子的“谁规定孩子就一定听妈妈的”这句话,这对很多家长来说,都觉得这个孩子有一点想造反。毕竟,一直以来,人们的观念都是认为晚辈听从长辈的话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。案例中的妈妈似乎无法说服孩子,从而就来一句身份压人的话。这就给孩子一个信号,他之所以听取妈妈的话,并不是妈妈的话有道理,而是因为她是自己的妈妈。

如果作为父母,不是从道理上去说服孩子,而是动不动就来一句,“因为我是你妈妈”的话,这只能把孩子逼上造反之路。如果这样长期下去,她就会在面前失去威信。她的孩子内心上就会这样想,这个妈妈没什么水平的,除了身份压人之外,只是喜欢胡说而已。哲学家培根说过一句话,知识就是力量。这就说明,如果父母能够知识去说服孩子,这个力量远远比身份压人的作用要大。要是孩子听取父母的原因,不是身份因素,而是父母拥有的学识让孩子产生一种敬畏。只有这样的话,孩子才不会产生造反的心理。

本小章还未完~.~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
你可能会喜欢 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 赘婿岳风柳萱全部章节 叶辰萧初然全部目录 洪荒之功德99999999 我可以插嘴吗 万古神帝 网游之仙朝霸业 铁血战士之最强兵神 都市修真医圣 在第四天灾中幸存 薄荷酒 在人间 夺舍了通天教主 大奉打更人 完美世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