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三国之绝世君侯 >> 三国之绝世君侯全文阅读(目录)
大家在看 庆余年 秦吏 绍宋 世子很凶 晚明 唐砖 如意小郎君 抗战之红警无敌 抗战:杀敌爆奖励 调教大宋 
三国之绝世君侯 铁骑绕龙城 -  三国之绝世君侯全文阅读 -  三国之绝世君侯txt下载 -  三国之绝世君侯最新章节

第117章 正文_第117章:雕版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户书架

说起文化传播的功能,在四大发明当中,其实印刷术的贡献要远远超过造纸术。

因为早在纸被发明之前,世界上就已经有不少文字的载体,比如中国的竹板、古埃及的莎草纸等等。但在这之前书籍只能够靠纯手写,所以一本书的价值十分珍贵,也大大限制了平民百姓识字的权利。

而等到印刷术出现之后,书籍可以大规模的出版,唐朝时发明了雕版印刷术,也就是一整页一整页的印,每一页书都专门雕刻出一块板子,不过一块板子只能够用于一本书,很不方便成本也很高。

所以北宋的印刷工人毕昇,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创造出了活字印刷术,将雕板中的字一个个抠出来,如此一来就可以重复利用。

不过眼下萧言的要求倒也不高,不需要活字印刷术,仅仅是雕版印刷术便足够了,因为这年头的书也不多,流传广的也就那么几本,能搞出来雕板印刷便足够了。

“君侯的意思是,在木板上雕刻好字句,以蔡侯纸覆盖,随后一印?”

王大摸了摸脑袋,他是个老木匠了,桌椅板凳和农具都会做,本是齐国人,因为黄巾之乱,这才迁徙避祸,来到了萧家坞堡。

萧言点了点头:“不错,将一本书的每一页都用油墨印在纸上,随后把这些纸装订在一起,一本书便成了。”

王大是个老木匠了,听了萧言的话,立刻在脑海中想象了一阵,不由得喜道:“君侯真天纵奇才,如此便用不着先生们一笔一划,辛辛苦苦的抄书啦。”

“如何,可能做到么?”

王大拍了拍胸脯,胸有成竹道:“君侯放心,这活儿做起来不难,俺这便去做,只是蔡侯纸同样造价不凡,请君侯指派给俺老王一应人手,准备几摞蔡侯纸。”

萧言当即给王修说了一声,拨给王大七八人,都是青壮,让他们跟着王大学工也好,不管是木匠还是铁匠,这种技术性工种越多,越利于将来的建设。

却说王大得了命令,吆喝着几个壮小伙砍倒了几棵树,以火烧烘干其中的水分,又在太阳底下晒了一天,随后亲自出手,拿着小刀雕刻出了十几块四四方方,书页大小的木板。

至于用谁的笔迹么?萧言看看手中的《论语》手抄本,嘿嘿一笑。

“君侯的意思是说,孔某的手书要发行天下?”孔融面色一愣。

萧言笑道:“不错,那雕版如今已经刻成,只要文举点点头,某立刻便下令让他们下手,按照文举的字迹雕刻。”

孔融通读经典,幼时赴洛阳,便曾经说的士大夫哑口无言,一向是镇定自若,不料听了萧言这话后,却是坐不稳了,胸膛微微起伏,有些兴奋,又有些担心。

虽然不是他本人的著作通行天下,但仅仅是让他的笔迹传出去,那就已经是莫大的荣耀了,孔融当然想要,不过却又客气道:“只是孔某功力微薄,只恐天下人贻笑大方啊,不如君侯去请一些书法名家如何?”

孔融明面上这么说,不过面上一副欲拒还迎的样子,萧言心中一阵好笑,却正色道:“文举此言差矣,文举乃是孔夫子之后,何必过谦?若是文举实在担心,不如某再去邀请一些大家,与文举之书共同发行如何?”

“嗯,此举不错。”孔融松了一口气:“今我青州境内,便有几位大家,诸如北海朱虚人管宁管幼安,乃是齐国国相管夷吾之后,素来德高望重。华歆华子鱼、邴原邴根矩,此三人称之为一龙,皆为我青州名士。”

管宁和邴原都是一代大儒,而华歆的名声比他们二人还要大,他做到了魏国的太尉,高居三公之位,和曹魏重臣钟繇、王朗等人齐名,而且更是劝谏汉献帝禅让的几人之一...所以在三国志历代游戏中,此公的魅力一向给的很低。

此三人间说来还有一个故事,虽然同为“一龙”,不过管宁和邴原二人没有功利之心,而华歆则是不同,有一次华歆和管宁二人一起读书,街上忽然有显贵之人乘坐华丽的马车经过,街道两旁无数人观看,华歆也凑上去看热闹,回来后管宁二话没说,直接拿小刀就把两人同坐的席子割开,直言道:汝非我友!

不过实际上华歆此人其实很有道德,当初他跟王朗两人乘船逃难,有路人向他们求救,王朗一口答应了,结果贼人很快追了上去,王朗就想把他扔下去,华歆却反对道:我当初正因为担心贼人追上来,才没答应,如今既然答应了,那么无论如何都不能抛弃他!

这些人都是青州人,不过因为黄巾之乱爆发后,管宁、邴原等人为了避乱,所以就乘船到辽东避难去了。

而如今萧言横空出世,一举覆灭了徐和大军,整个青州也就只有管亥在南部肆虐,所以他们自然用不着远远的跑到辽东去避难,一个个都老老实实在家做学问呢。

“可惜...当时书法大家莫过于蔡伯喈蔡公,若是蔡公在此,孔某哪敢班门弄斧。”孔融感叹道。

所谓的蔡伯喈,也就是东汉大儒蔡邕,他精通书法和音律,书法自成一体,笔下的字迹被称之为“飞白体”,“书骨气洞达,爽爽有神力”,三国时的书法家,最有名的除了和王羲之并称“钟王”的钟繇,那就数蔡邕了。

不过因为蔡邕进谏触怒了汉灵帝,灵帝一怒之下将其贬往吴郡,要等到189年董卓入京,才会请蔡邕入京。

而现在,蔡邕自然还呆在那鸟不拉屎的地方呢。

“对了!”孔融忽然笑道:“郑公尚在南山下讲学,何不请郑公出手?”

“啊呀,若是能请得郑公亲自出面,则善莫大焉。”萧言也有些惊喜,所谓郑公也就是东汉大儒郑玄,他称得上是儒学的泰山北斗,用了十几年时间游学,走遍大汉十三州,对经学的见解独到,教书育人,学问被称之为郑学。

喜欢三国之绝世君侯请大家收藏:(m.bxwx.co)三国之绝世君侯笔下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
你可能会喜欢 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 赘婿岳风柳萱全部章节 叶辰萧初然全部目录 我可以插嘴吗 洪荒之功德99999999 万古神帝 网游之仙朝霸业 铁血战士之最强兵神 都市修真医圣 在第四天灾中幸存 在人间 薄荷酒 夺舍了通天教主 大奉打更人 完美世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