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一句顶一万句·典藏版 >> 一句顶一万句·典藏版全文阅读(目录)
大家在看 我可以插嘴吗 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 洪荒之功德99999999 嫡嫁千金 叶辰萧初然全部目录 赘婿岳风柳萱全部章节 在人间 庆余年 越来越奇怪的男主们[快穿] 暗卫 
一句顶一万句·典藏版 刘震云 -  一句顶一万句·典藏版全文阅读 -  一句顶一万句·典藏版txt下载 -  一句顶一万句·典藏版最新章节

第三节(2/5)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

“没人认,再说没人认的事。”

老丁:

“要是没人认,咱就得有个说法。”

老韩:

“啥说法?”

老丁:

“这布袋是胭脂和嫣红一块儿捡的。”

老韩急了:

“布袋现在我家,咋是你闺女捡的?”

老丁:

“我听胭脂说,她俩一块儿跑到布袋跟前;嫣红比胭脂大一岁,欺负了胭脂。”

老韩拍了一下大腿:

“老丁,你想咋样吧?”

老丁:

“一人一半。别说是两人一块儿捡的,就当是嫣红捡的,胭脂在旁边看见了,俗话说得好,见了面,分一半。”

老韩:

“老丁,你这不是耍浑吗?”

老丁:

“我不是在乎这个钱,是说这个理。”

老韩:

“你要这么说,咱俩没商量。”

老丁:

“要是没商量,又得有个说法。”

老韩:

“啥说法?”

老丁:

“就得经官。”

事情一经官,捡到的东西,明显就得没收。老韩听出来老丁的意思,我好不了,也不让你得着便宜。两人一块儿打兔唱戏,好了二十来年,老韩没发现老丁遇到大事,为人这么毒。平时不爱说话,怎么一到骨节上,话一句比一句跟得上呢?嘴比唱戏还利索呢?可见他说的这些话,来之前早想好了;可见两人平日的好,都在小处;一遇大事,他就露出了本相。不是说老韩贪财,舍不得分给他钱,而是这理讲不通。既然已经撕破了脸,就是再分钱给他,两人也算掰了。老韩也赌上了气:

“这布袋是捡的,不是偷的,你想往哪儿告,你就往哪儿告吧。”

老丁也不示弱,转身走了:

“正好,我今天要去县里进盐。”

但事情没等经官,老丁还没从县里告官回来,到了下午,布袋的主人找上门来。布袋的主人,是襄垣县温家庄给东家老温家赶大车的老曹。八月十五头前,老曹拉了一车黄豆,到霍州去粜。霍州黄豆的价格,每斤比襄垣县多二厘。襄垣离霍州三百多里,一去一回,要走五天。去时是重车,要走三天;回时是空车,只要两天。老曹在霍州粜完黄豆,不但结了这回黄豆的账,连霍州粮栈夏季欠老温家小麦的钱,也一并结了;共六十七块大洋。空着车往回走,身上乏了,在车上半睡半醒,由着牲口往前走。路过沁源县牛家庄村头,走到河边,一过沟坎,车一颠,装钱的布袋滑落到地上。等车进了襄垣界,才发现布袋丢了,老曹惊出一身汗。急忙顺着原路回头找,但路上哪里还有布袋的踪影?老曹只好一个村庄一个村庄打问,谁家捡了布袋。从昨天晚上找到今天下午,问了百十个村落,口干舌燥,水米没打牙,没有问出布袋。本想没了指望,到了牛家庄,照例一问,纯粹为了心安,没想到牛家庄大人小孩,都知道老韩家拾了布袋。本来大家不知道,让卖盐的老丁一闹,大家全知道了。老曹便寻到老韩家。老韩见瞒哄不住,一边恨老丁无端寻衅,败坏人家好事,一边只好将布袋拿了出来。老曹一见布袋,一屁股瘫坐到地上;将布袋里的银元倒出来数了数,分文不少。老曹站起身,向老韩作了个揖:

“大哥,没想到能找着布袋。”

又说:

“大哥,除了是你,换成我,捡了布袋,也不会拿出来。”

又说:

“路上我找了一条绳,找不着布袋,我也就上吊了;六十多块大洋,我赔不起东家。”

又说:

“赔起赔不起是一回事,回到家里,跟老婆就不好交代;我不上吊,老婆也得上吊。”

又端详老韩:

“大哥,看你是个种地的,却不贪财;一星半点儿不贪常见,六十多块大洋,没往心里去,大哥,你不是一般人。”

说得老韩倒有些惶恐。老韩平时嘴挺能说,现在一句话说不出来。老曹又说:

“今天不是小事。如不嫌弃,我跟大哥结个拜把子兄弟。”

老韩又有些猝不及防。两个素不相识的人,这么快就连到了一起?老曹看到院里呆站着一个小闺女,用嘴咬着指头,问:

“是咱家的孩子吗?比我家闺女大个一两岁。”

老韩指着她:

“布袋就是她捡的。”

老曹一把拉住老韩:

“走。”

老韩一愣:

“哪里去?”

老曹:

“去集上,咱先买只鸡,杀了盟誓,再给咱孩子扯一身新衣裳。”

因为一只布袋,襄垣县温家庄的老曹,和沁源县牛家庄的老韩,成了一辈子的好朋友。事后老韩说:

“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。因为一只布袋,我丢了一个朋友,得到一个朋友。”

一个指的是老丁,一个指的是老曹了。襄垣县离沁源县有一百多里,从此逢年过节,老曹翻山越岭,到老韩家串亲戚。一年三次,端午节一次,八月十五一次,过年一次。老韩以为老曹串个一两年就完了,没想到老曹年年来。老韩见老曹认了真,也到襄垣县看老曹。这一走动起来,连着走动了十几年。老曹认识老韩的时候四十多岁,十几年过去,也快六十的人了。

这年夏天,牛家庄新起了一座关帝庙。关帝开光那天,牛家庄请了戏班子唱戏。戏班子请的是武乡县的汤家班,唱上党梆子;准备从六月初七,唱到六月初九,连唱三天。牛家庄有个张罗事的人叫牛老道,七十多岁了,在村里张罗了一辈子事;村里大小事务,全由他出头。村里建关帝庙,就是他起的意。与周遭别的村子比,牛家庄是个新村,起村不到一百年,是牛老道爷爷辈,逃荒到这里,在这河滩上落了脚,渐渐又来了些杂姓;周围别的村子都是老村,说起事来,能说到几百年前;牛家庄在这一点上,就矮人一头。别的村子都有庙,牛家庄没有。牛老道七十多了,临死之前,想办一件大事,就是张罗一座关帝庙。他又拉上一个晋发荣,也七十多了,历来张罗事,是牛老道的辅助;两个老汉手拉手,挨家挨户游说,让大家出钱建庙。建座庙不是建座鸡窝,别人张罗未必能张罗成,但牛老道张罗了一辈子事,各家各户,都有事请他张罗过,见他出头,大家都呼应,该出钱出钱,该出力出力。关帝庙建成之后,就等着迎关帝入位。看到关帝庙建得有模有样,牛老道满心喜欢,又起了雄心:

本小章还未完~.~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
你可能会喜欢 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 赘婿岳风柳萱全部章节 叶辰萧初然全部目录 我可以插嘴吗 洪荒之功德99999999 万古神帝 网游之仙朝霸业 铁血战士之最强兵神 都市修真医圣 在第四天灾中幸存 在人间 薄荷酒 夺舍了通天教主 大奉打更人 完美世界